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21小时生死接力!深港联合救起3名运动桨板失联人员

[复制链接]

5333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513
发表于 2023-11-2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2日晚间,正值周日的深圳大鹏玫瑰海岸,白天熙攘的人群渐渐散去,一通电话却让海面在短时间内沸腾起来。
“玫瑰海岸附近海域,有3人在今天16时乘坐无动力运动桨板出海游玩,因海上风力增大,无法自行返回,目前处于失联状态,夜间气温骤降,情况万分紧急,请求救援。”当天18时44分,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接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转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直升机、海巡船海空立体搜寻。
18时47分,大亚湾海事局第一批海巡船艇出海搜救。除了大亚湾海事局搜救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还第一时间联合了盐田海事局派出海巡船艇支援海上救援,协调海警、公安、海洋综合执法、社会搜救队伍派出应急力量在靠近沿岸的海域分片区开展搜救,联动大鹏新区应急局协调救援直升机、无人机加大搜救力度,联络街道、文体部门在事发水域附近岸线搜索,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协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MRCC)派出直升机和船艇开展香港水域搜寻。
一时间,玫瑰海岸沿岸及向海面延伸的200多平方公里海域,随着越来越多海陆空力量加入,一场深港协同的地毯式海上救援就此展开。
接警3分钟出海,不到两个小时救起首批失联人员
“时间就是生命,这么多部门都是同步集结的,就是为了用最快的速度救人。”大亚湾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王陈绩说,接警第一时间,海事部门赶赴现场,根据风向、海况推断失联人员可能漂流路径,科学制定应急方案。
“那时(大鹏海域)吹的是东北风,正值退潮,无动力运动桨板受风浪影响比较大,我们判断他们(失联人员)应该是往西南,即香港方向漂移,也不排除有回到岸边的可能。”王陈绩回忆道,当时各部门分片包干,搜救范围将事发地周边的大鹏湾海域和沿岸都覆盖了,过程中各部门也会随时互通信息,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发现失联人员的可能。
夜间搜寻困难重重,不仅能见度不良,还遇上冷空气来袭,海上阵风6级、密集掀起1米多近2米的白头浪。海面上,海巡船警灯闪闪、警铃鸣响,高频喇叭持续呼喊,强光手电筒和探照灯向海面投射一束束光亮,无人机、直升机来回搜寻,沿岸多部门工作人员不间断搜救……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失联人员仍未见踪影,救援人员的心愈发悬着。

使用固定翼无人机开展大范围搜寻。
作为首批出发的搜救人员之一,大亚湾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余文昊经历高强度的海上搜救后,出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海上作业。“当时海上气温骤降,如果距离失联人员救上来的时间越长,他们面临的危险也越大,其实不仅我,大家都在顶着这么难的自然条件,咬紧牙关和时间赛跑。”回忆起搜救过程,余文昊说道。
19时52分,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来自海上一艘商船的消息,称船体行驶海域附近出现漂流人员踪迹,搜救工作出现转机。
根据商船船员提供的经纬度信息,指挥中心调度了距离事发水域最近的海上搜救力量赶往,进行相关搜救,余文昊所在的海巡船艇最先到达。
经确认,商船船员所发现的,正是此次需要救援的其中两人。19时55分,距离接警后不到两个小时,余文昊和同事成功在深港交界线靠香港侧救起两名遇险人员。

海事搜救人员成功救起失联人员。
“当时他们在海上已经漂流了近4个小时,处于饥寒交迫、惊惧的状态,并出现轻度失温、颤抖等情况,其中一名女游客还带着哭腔。”余文昊说,当时他和同事便立刻把他们带进海巡船艇舱室内,打开空调制热、提供饮用水,安抚两人情绪,并用最快速度将其送到沙鱼涌码头,转乘海事执法车送到玫瑰海岸管理处展开进一步救助。

失联人员被送上海事执法车。
深港高效联动,搜救超200平方公里海域“捞人”
两人上岸后,海上救援仍在进行,全力寻找第三名失联人员。其间,搜救中心利用固定翼、多旋翼和防水无人机协助开展搜寻,夜间运用无人机热成像功能提高搜救效能,进一步扩大搜救范围,24小时持续轮换后备力量确保救援工作不间断。

夜间使用热成像无人机开展搜寻。
13日凌晨时分,海上阵风加强,加之退潮影响,海巡船艇顶着更大的风浪继续搜救。大亚湾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邓伟哲提到:“由于前期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协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参与救援,整个救援过程是深港联动的,我们一度到香港多个小岛协同香港水警展开搜救。”
玫瑰海岸近海区域,海警、公安、海洋综合执法、社会搜救队伍派出应急力量在靠近沿岸的海域分片区开展搜救,大鹏新区应急局主要负责人赶往现场,组织海事渔政、文体办事处、沙滩以及项目经营单位负责人部署事发水域附近岸线搜救工作,并协调1架救援直升机、14架次无人机协助海事部门参与搜救。
经过21小时多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搜救,第3名遇险人员于13日15时30分在香港赤洲岛岸线成功获救,人员平安。据了解,当地渔民发现该名遇险人员后报警,香港水警赶到现场发现其身体和精神状况尚属正常,随后水警将其送往医院救治。至此,3名失联人员全部获救,搜救行动圆满成功。
深港双方今年已联合海上搜救6次、救助14人
生死21小时,本次海上救援期间,深港各部门高效联动,与风浪搏击,与时间赛跑。数据显示,搜救行动期间,共出动海上应急船艇29艘次,应急人员169人次,出动直升机3架次,无人机8架次,搜救范围近242平方公里。
“当深港交界附近水域发生海上突发事件时,或突发事件较为复杂、影响范围较大应对方请求时,深港双方会派遣搜救力量协助对方开展海上搜救工作。”深圳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凯然表示,此次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在当日18时35分接到报警,与报警人核实了解情况后,通知大鹏新区以及海事、海警、海洋综合执法等单位派出力量进行救援,通知交管中心播发航警并提醒附近船舶注意搜寻遇险人员的同时,也通报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协助搜寻。今年以来,深港双方联合开展海上搜救行动6次,共救助遇险人员14人。
实际上,自2006年起,深港两地搜救机构便建立了年度定期会晤和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内容涵盖了海上联合搜救、海上防台风、海上防污染和危化品处置、日常协同演练等多方面内容,借助日常电话传真、电邮、无线电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渠道保持紧密联系,对提升深港双方搜救应急效率和队伍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刘凯然表示,未来,深圳将进一步深化完善粤港澳搜救联动机制和深港海事合作机制,完善大湾区水上交通应急指挥和预案体系,推动签订大湾区海上搜救合作框架协议,持续开展粤港澳水上搜救演习。此外,深圳还将促进大湾区水上应急搜救和防台锚地等资源共享,推动粤港澳建设、开放搜救飞机和船舶补给与起降点。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公益性社会组织和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作用,加强大湾区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焦明梁 摄影记者 许松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环球体育论坛

GMT+8, 2024-6-3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