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十四冬 | 闲记:冰壶场上没有年龄焦虑

[复制链接]

5356

主题

24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556
发表于 2024-2-26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5日电(记者刘艺淳、戴锦镕)当时钟敲响,玻璃杯叮当碰撞,我们为新一年干杯,同时也年长一岁。
有人说,如果你想乘雪板换个角度看世界,最好在30岁之前,要是想脚尖点冰、婉若游龙,可能要更早,毕竟强如俄罗斯花滑“三娃”,都面临着青春期发育关——如果因增重丢掉技术动作,则泯然众人矣。
鉴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限制,专业运动员往往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职业,特别是和“残酷”的冰雪项目打交道,好像多早都不算早。
“十四冬”赛场上,12岁的单板滑雪“明日之星”周苡竹震撼亮相;20岁的冬奥冠军苏翊鸣逆风翻盘,收获个人冬运会首金;“00后”孙龙加冕短道速滑“四金王”……“上山的人”正拥抱世界,而攀过顶峰后的“下山人”,曾让我们热血沸腾,也让我们感叹:年少有为的背面,往往写着岁月难敌。
“时间车轮”滚滚向前,但在“十四冬”项目中,却有一个例外——冰壶。在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的赛场,年龄不是枷锁,而是经历的勋章。

2月23日,四川队选手周妍(左)、王冰玉(中)、姜思淼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那是王冰玉吧。”“感觉没变样。”22日,女子冰壶赛场的观众席上不太平静,退役数年的王冰玉、岳清爽、周妍重回赛场,让大家直呼:“梦回2010”。就连她们也感叹:“看到昔日队友,好像回到了温哥华。”
2009年,她们和队友柳荫“四朵金花”首夺世锦赛金牌,并在次年温哥华冬奥会摘铜。如今,走上教练、教师岗位的她们,面对胜负心态平和。“这次能和老队友一起参赛机会非常难得,四年一次的全国冬运会来之不易,我觉得能参与就很幸运。很多人选择离开一段时间又回来,这也是冰壶项目的魅力。”王冰玉说。
队友周妍也更看重“在场”。她说:“想把对项目的执着、奉献、热爱传递给年轻队员。”

2月22日,四川队选手王冰玉(左)、周妍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像她们一样,男子冰壶赛场上,巴德鑫、臧嘉亮、邹强、徐晓明等老将也纷纷亮相,有的兼任教练与运动员,有的是全冬会“满勤”选手。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随中国男队获得第四名的巴德鑫,选择在退役后回归全冬会,而他宝刀未老,在混双决赛对阵福建队时,通过加局加强防守“偷”分成功,帮助黑龙江队以7:6险胜夺金。
“对手的体能比我们强一些,我们就是沉住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尽量将比赛拖到最后,看谁更紧张。”巴德鑫说。

2月20日,黑龙江队选手巴德鑫(右二)庆祝比赛胜利。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用幽默将紧张气氛化解,是巴德鑫的一贯做法。16岁才接触冰壶,34岁也未曾离开,他笑言自己的冰壶生涯比别人稍晚一些。“从运动员、教练到老师,除了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我也想给更多学生传递冰壶知识,期待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巴德鑫说,希望冰壶能够走进校园,通过开设冰壶课、建设冰壶场馆等方式让更多人爱上冰壶。
年龄让他更从容,也赋予更多冰壶老将阅历和沉淀。
纵观历届冬奥会夺牌队伍可以发现,在冰壶“江湖”中,“资历老”、大赛经验多是获胜的关键因素。北京冬奥会上,面对“多朝元老”坐镇的欧洲劲旅,平均年龄超过29岁的中国男子冰壶队算是“后生”,他们的对手挪威冰壶运动员托格·内尔高年过四旬。“妈妈”级别的加拿大冰壶女队队长琼斯也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年龄是很多对手的两倍有余,但依然觉得自己很年轻。

2月22日,黑龙江队选手马秀玥在比赛中。最终,黑龙江队7:2战胜吉林队。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就像下棋一样,你遇到的情况越多,解法就越多。”代表黑龙江队出战“十四冬”的马秀玥受访时表示,回望两年前的北京冬奥会经历,仍觉得遗憾。“我们参加的国际大赛太少,发挥不太稳定,也缺少对关键局的细节把控。”
“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冰壶几乎没有年龄限制。”曾任中国女子冰壶队教练的谭伟东笑道,“稳定的技术、从容的比赛气质和沉稳的心态往往决定冰壶比赛的结果,而这些可能只有时光才能赐予。”
当“剑拔弩张”的赛场成为“老友聚会”、往日热爱的证明和一场心灵的旅程,年龄不过是单纯的数字。
来源:新华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环球体育论坛

GMT+8, 2024-6-2 0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