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连续输球,马龙球迷揭开教练组阴谋,马龙真的占了年轻队员的位置

[复制链接]

5407

主题

26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749
发表于 2024-3-19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本次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我们乒乓球队派出了超豪华阵容,除了男女队主力悉数出战,还有年轻一代的林诗栋、蒯曼等等。

距离巴黎奥运会还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国乒有资格竞争奥运名额的队员,如今都想参加比赛赚取更多的积分。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在积分上和世锦赛是一样的,因此这个比赛不管是运动员还是球迷都很关注。
截至目前,女队的表现还都比较稳定,但是男队的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这是因为,男队五位主力中,有三位在单打比赛中都已经出局,分别是樊振东、马龙、林高远,其中樊振东和马龙甚至是前三号主力。
樊振东如今基本提前锁定了巴黎奥运会的男单名额,他也是国乒男队在巴黎奥运会的一号主力。
马龙在如今的男队中,排名介于第二到第三,这是因为王楚钦如今的实力已经不逊色于马龙,他在此前的多次比赛中都曾战胜过马龙,而且年龄也比马龙更年轻。

但是,在如今的国乒男队中,马龙的经验绝对是最丰富的,因此谁也不敢说在比赛中就一定能够战胜马龙。
在本次WTT新加坡大满贯赛上马龙输给了来自国外的弗朗西斯卡。
弗朗西斯卡出生于1992年,比1988年出生于的马龙小四岁,马龙如今世界排名第三,而弗朗西斯卡如今世界排名第25。
从知名度来看,弗朗西斯卡在国外队尚且还排不到第一位,排在他之前的还有波尔、奥恰洛夫,而马龙哪怕在整个世界男子乒坛也是如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因此,弗朗西斯卡对阵马龙唯一占据优势的可能就是年龄了,而他这场比赛还真就赢在了年龄。
虽然说从年龄上来看弗朗西斯卡只比马龙小四岁,但是国乒队内的训练体系与国外的训练体系不一样。

国乒的队员一般在十五六岁就会进入地方二队,十七八岁就会进入地方一队,天赋高一般20岁左右就会进入主力阶层,天赋稍微次一点或者大器晚成的一般最晚也会在二十三四进入主力层。
如果过了二十三四还没进入主力层,此后就算进入主力层大概率成就也不是很高。

就以马龙为例,5岁开始练球、8岁进入到省体校训练、13岁进入北京市队、14岁进入地方二队、15岁进入地方一队、18岁就进入主力层并且拿到了世锦赛男团冠军。
而只比马龙小4岁的弗朗西斯卡,17岁就开始参加欧锦赛了,21岁他才获得了参加世锦赛的名额,直到2017年25岁的他才开始逐渐被球迷所熟知。

这其中除了国外队波尔、奥恰洛夫超长待机,弗朗西斯卡一直处在两位前辈的光环下,并没有注意的原因,还有就是他也算是大器晚成的球员之外。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外国乒乓球训练体系与国乒训练体系不同。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也是我们举全国之力发展的一项运动。

在我们,只要你进入地方队,那么从训练、比赛等后勤等等全都有人为你规划,自己只要提升实力就行。
但是,乒乓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在我们,可以说一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想要进入地方队,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难度
也是因此,一个小队员从练习乒乓球开始,只要树立起想要进入地方队的理想,那么他就会不停的努力训练,甚至这些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健康作为代价的。

但是,对于那个年龄段或者对于树立进入地方队理想的队员来说,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考虑不到以后会是什么样,他们只想让他们的实力提升的更快,能够早日进入地方队。
但是外国乒乓球运动员就不是这样,首先他们没有那样大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也就不会有那样大的动力,去近乎自残式的努力训练
对于国外很多运动员来说,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选择,乒乓球只不过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罢了,他们不会因为乒乓球就放弃其他那些美好的东西。

在训练、比赛的同时,国外的运动员对于学业也很看重,甚至在有些地方队运动员的学业水准和运动员等级是挂钩的。
而在我们,练习乒乓球的小孩子也一直要学习文化课知识,但等到了业余体校就每天只学习半天文化课,到了专业队就每天只学习几个小时,而到了地方队除了为了出去比赛说英文会组织专门学习,其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训练。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我们的人太多了,同时练习乒乓球的小孩子也多了,所以竞争大,也就非常卷。

要说马龙今年也才36岁,不敢说有多年轻,也不算年龄太大,但因为从小就超强度训练,身体到处都是伤病,就像此前网上说的“运动员都是前半生风光,后半生养伤。”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尽管弗朗西斯卡只比马龙小4岁,但两相对比,弗朗西斯卡在体力和精力方面要大大的强过马龙。

在本次WTT新加坡大满贯赛上,马龙和弗朗西斯卡是在男单十六分之一决赛相遇的,马龙大比分2比3输给弗朗西斯卡,五局的比分分别是(11比6、9比11、11比4、10比12、5比11)。
比赛一开始马龙体力精力处在巅峰拿下第一局,尽管第二局被弗朗西斯卡追回一局,但是第三局马龙又赢了。

第四局最为关键,两人打的难解难分,但最终马龙因为体力下滑,以10比12输了,第五局就更不用说了,马龙几乎很难招架弗朗西斯卡。
如果单纯从技术、实力、经验来看,马龙远远强过弗朗西斯卡,但是竞技体育大部分最基本的还是身体。

像乒乓球这种对抗还不强烈,篮球、足球这种几乎可以说只要有个好身体就赢了大半。
从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年轻时候的马龙经常会主动进攻,侧身爆冲,但是这场比赛的马龙到了最后几乎都是防守,等着对方主动失误,企图用经验去战胜对方。
对于,这个年龄的马龙来说,这自然是最好的打法,但如果身体能够支撑的话,被称为“六边形战士”的马龙绝对有着更多战胜对手的方法。

实际上在前一段时间刚刚结束的釜山世乒赛半决赛,我们男乒对阵国外男乒的比赛中,马龙这个问题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釜山世乒赛半决赛,我们男队对阵国外男乒,我们队樊振东一单、王楚钦二单、马龙三单,国外队张禹珍一单、林钟勋二单、李尚洙三单。
第一局比赛王楚钦1比3输给了张禹珍、第二局比赛樊振东3比0 战胜了林钟勋,大比分1比1,第三局比赛就显得非常新的,毕竟谁先赢下这一局,谁就占得先机。

当时看比赛的球迷看到是马龙出场就觉得这局比赛稳了,毕竟虽然目前的国乒男队樊振东和王楚钦冲劲十足,但是马龙给人的感觉依旧是最稳定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马龙最终输给了李尚洙,大比分还是2比3,五局比分(7比11、11比4、10比12、11比6、4比11)。
从比分来看,前两局马龙和李尚洙各赢下一局,第三局依旧很是激烈,但最终马龙以12比11输掉了这一局,第四局凭借经验和变化马龙拿下一局,第五局体力下滑的马龙脆败。

可以说釜山世乒赛马龙输给李尚洙,和这次WTT新加坡大满贯赛输给弗朗西斯卡几乎问题相同。
都是最后关头体力不支输掉了比赛,如果说马龙能够保证体力,那么在如今的世界男子乒坛,凭借硬实力能够战胜他的还真不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马龙输球之后他的粉丝坐不住,他们认为既然现在谁都能看出来马龙的弱点在体力方面,而且已经多次因为这个问题输球了,教练组就应该想相应的办法。

有球迷提到,教练组应该给马龙配备一个专业的体能教练,来给马龙解决体能调配和科学规划。
这样子只要马龙能够一直保持体力,那么他依旧是我们男乒的定海神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盯着弱点打。
但也有一部分球迷认为,马龙年纪大了,动作还原慢,体力恢复慢这都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指望体能教练有点不现实的。

对于喜欢国乒的球迷来看,偶尔的输球并没有什么,甚至还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但是对于马龙的球迷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毕竟看着自己喜欢的偶像一次次输球,谁都不能接受,而且还是因为这个可以被认为解决的原因输球,他们自然就更加气愤了。

于是,就有些偏激的球迷,猜测教练组之所以不给马龙配备专业的体能教练,解决他的体能问题,就是想让他输球,然后自动离开国乒队。
甚至他们还扯出了东京奥运会,马龙在男单决赛赢下樊振东之后就让教练组很不高兴。
所以,在之后的休斯顿世乒赛他们不让马龙参加,樊振东这才能够拿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

在马龙的球迷看来,教练组不愿意看到马龙现在还这么强,因为这不利于年轻队员的成长,他们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打击马龙的自信,最终让马龙自动从地方队退出。
实际上这种说法很是荒谬。

前面说了,马龙在18岁就进入国乒的主力层,并且同年就获得了世锦赛男团冠军,是一个天才少年。
但严格意义上来讲,马龙算是大器晚成的球员,因为他在拿到个人第一个世乒赛单打冠军的时候已经27岁,拿到个人第一个奥运会单打冠军的时候已经28岁了。

而1997年出生的樊振东,拿到个人第一个世锦赛冠军的时候才24岁,今年巴黎奥运会他也才27岁,所以说属于樊振东的时间还很多,教练组没有必要为了樊振东而压制马龙。
还有一个很新的的一点,那就是大家都在一个队里训练,教练组的一些决定,队员彼此之间也心里都有数。

如果樊振东得知教练为了让自己得到冠军而压制马龙,那么对于他来说可能也不会要这个冠军。
毕竟,这个层数的运动员,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战胜自己,如果得知自己胜之不武,可能心理就会出现波动,很难走到巅峰。

除了这个之外,有一些球迷认为如今马龙的存在阻碍了国乒一些年轻队员的发展,比如林高远、林诗栋等等。
这也成为了马龙球迷攻击教练组的证据,他们认为教练组就是用这种方法让马龙主动离开,然后给年轻队员让位。

记得,曾经的男队主教练如今的乒协领导刘国梁说过,国乒的位置从来都不是让出来的,而是抢出来的,年轻队员要敢于抢班夺权。
因此,对于教练组来说,他们不愿意看见,老队员把一些参赛的机会让给年轻队员,而是要年轻队员通过自己的实力去争取。

这一点在竞技体育中尤为新的,因为如果老队员到了一定年龄就离开,那么年轻队员就不会有拼劲,因为只要自己到了那个位置,老队员就会给自己让位的,长此以往国乒实力绝对下滑。
所以,对于教练组来说,他们巴不得马龙一直打球,因为如今的马龙尽管体力不行,但是技术和经验还在,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马龙的存在就相当于年轻队员的检测石,只有过了马龙这一关才有参与大赛的资格。

综合来看,马龙球迷的这些说法很荒诞,当然能说出这些话几乎都是一些假球迷,或者不是纯粹的乒乓球迷,而是像娱乐圈那种粉丝一样,搞饭圈文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环球体育论坛

GMT+8, 2024-5-31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5